热门站点| 世界资料网 | 专利资料网 | 世界资料网论坛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首页

交通部关于发布《省际水路运输企业审批管理办法》的通知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16 03:04:11  浏览:8309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交通部关于发布《省际水路运输企业审批管理办法》的通知

交通部


交通部关于发布《省际水路运输企业审批管理办法》的通知


1990年5月22日,交通部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交通厅(局),长江航务管理局、珠江航务管理局,黑龙江航运管理局:
现发布《省际水路运输企业审批管理办法》,自一九九0年七月一日起施行。
本办法中关于省际水路运输企业审批程序和《船舶营业运输证》的发放等与《水路运输管理条例实施细则》不一致的,按本办法执行。

附:省际水路运输企业审批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省际水路运输企业筹建、开业、新增运力的审批管理,完善审批程序和手续,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路运输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规定,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沿海、江河、湖泊及其他通航水域内从事省(自治区、直辖市)际(以下简称“省际”)水路营业性旅客、货物运输(含旅游、渡船运输)的中资水路运输企业(以下简称“水运企业”)。
第三条 水运企业必须自有适航的船舶,不得只靠或主要靠租船经营。
第四条 在经济特区设立的水运企业,应主要承担进出本特区的省际旅客、货物运输。连续两年达不到此要求的,不应享受特区的优惠待遇或撤销其《水路运输许可证》。
第五条 申请设立水运企业必须经申请人的上级主管单位审核同意,申报的经营范围必须符合《条例》和《水路运输管理条例实施细则》(以下简称《细则》)的有关规定。未经行业归口主管机关批准的经营项目不得列入其兼营范围。

第二章 申请条件
第六条 申请筹建水运企业必须提交下列文件:
一、水路运输企业筹建申请书。
二、企业筹建可行性研究报告,报告主要内容应包括:
(一)货(客)源分析与预测;
(二)经营范围与规模(船舶数量、载重吨或TEU箱位、客位数);
(三)组织机构,包括筹建负责人和经营、财务、安全、机务等管理人员及船员的来源和技术能力的分析;
(四)资金来源;
(五)经济效益分析。
三、公司章程,其中应包括:总则、经营范围、经济性质、经营规模、注册资本、组织机构、财务制度等。
四、资金来源证明。
五、对于合资经营或联营水运企业的,须有合资或联营各方签署的合同或意向书复印件。
经营旅客运输的,应落实沿线停靠港(站、点)船舶靠泊、旅客上下所必需的安全服务设施,并具有县以上航运管理机构(以下简称“航管部门”)的书面证明。
第七条 申请水运企业开业必须提交下列文件:
一、水路运输企业开业申请书;
二、有效的船舶适航证书的复印件;
三、主要船员名单及其有效职务证书的复印件,并附船员来源证明,租用船员期限不得少于半年,并附有船员租用合同复印件(每套船员中的离、退休船员不得超过三分之一);
四、负责人及组织机构表;
五、拥有与运输业务相适应的自有流动资金和合法的验资证明;
六、安全、技术管理的规章制度;
七、对安全负有主要责任的上级单位。
第八条 办理《船舶营业运输证》必须提交下列文件:
一、水路运输企业新增运力申请书;
二、有效的船舶适航证书的复印件;
三、主要船员名单及有效的职务证书的复印件,并附船员来源证明或租用船员合同;
四、经营旅客运输的,应落实沿线停靠港(站、点)船舶靠泊、旅客上下所必需的安全服务设施,并具有县以上航管部门的书面证明。

第三章 批准权限和程序
第九条 申请筹建
一、筹建水运企业或要求从事省际水路营业性运输的单位,应按本办法第六条规定提出申请,经当地县以上航管部门审核提出意见后,报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交通厅(局)或其授权的航管部门(以下简称“省厅或航管部门”)审核。
二、由所在省厅或航管部门,按《细则》规定的期限提出审核意见,转报交通部,其中经营长江、珠江和黑龙江水系干线运输的,报交通部派驻该水系的航务(运)管理局,根据《条例》有关规定和社会运力运量综合平衡情况,决定批准或不批准。
三、经批准筹建的水运企业,由交通部或部派驻该水系的航务(运)管理局发给为期一年的《水路运输企业临时许可证》,交由省厅或航管部门转发给申请人。由申请人持证到当地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办理《筹建许可证》,并将复印件报部备案后,方可进行筹建机构,办理银行开户、购造船舶、配备船员等工作。
四、《水路运输企业临时许可证》有效期为一年,在有效期内达不到开业条件的,或不予延长;或有正当理由,经原审批机关核准,可延长半年至一年,逾期仍不具备开业条件,由原审批机关撤销《水路运输企业临时许可证》,并通知当地工商行政管理机关。
第十条 申请开业
一、水运企业筹建完毕,申请人按本办法第七条的规定提出申请,经当地县以上航管部门审核提出意见,报所在省厅或航管部门审核。
二、经所在省厅或航管部门审核,并在《细则》规定期限内签署意见后,转报交通部审批。其中经营长江、珠江和黑龙江水系干线运输的,报交通部派驻该水系的航务(运)管理局审批。
三、经批准开业的水运企业,由交通部或其派驻该水系的航务(运)管理局核发《水路运输许可证》,交由省厅或航管部门转发给申请人。
四、申请人持《水路运输许可证》到当地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申请登记注册,领取营业执照,并到所在省厅或航管部门办理《船舶营业运输证》后方可从事经营活动。
第十一条 申请新增运力
一、水运企业新增省际运力(以下简称“新增运力”),应向当地航管部门提出增加运力的申请报告,报告内容包括:
(一)上年度运量和新增运力额度完成情况;
(二)本年度运量与运力预计完成情况;
(三)新增货源货种、流向、流量预测;
(四)年度申请新增运力额度计划表。
申请报告经当地航管部门审核后,报省厅或航管部门审核。省厅或航管部门于十二月二十日前汇总上报交通部,其中经营长江、珠江和黑龙江水系干线运输的,同时抄报交通部派驻该水系的航务(运)管理局。经交通部综合平衡后,下达次年度新增运力额度。
二、省厅或航管部门在批准的新增运力总额度内向各企业分配运力额度,企业据此购(造)船舶,其中购造500载重吨以上(含500载重吨)的沿海船舶,应经省厅或航管部门审核,报交通部批准;500载重吨以下船舶由省厅或航管部门审批。待船舶购造完毕后,申请人需持审批单位批准新增运力的文件到船检部门申请船舶检验,没有主管省厅或航管部门的批文,船检部门不得予以检验发证。
三、船舶经检验合格后,由申请人按本办法第八条规定向省厅或航管部门申请办理《船舶营业运输证》。
四、各省厅或航管部门核发省际运输《船舶营业运输证》要按(89)运水字280号文规定,统一编号,按企业逐船登记,每年六月和十二月底汇总上报交通部。其中经营长江、珠江和黑龙江水系干线运输的,同时抄报交通部派驻该水系的航务(运)管理局。
第十二条 交通部直属水运企业的筹建、开业、新增运力额度和《船舶营业运输证》的核发,由交通部或其授权的水系航务(运)管理局直接办理。
第十三条 水运企业如需改变其水路运输经营范围,其审批权限和申报程序仍按《细则》规定办理。

第四章 监督、检查和年检、换证
第十四条 各地航管部门负责对本辖区内的水运企业和营业性运输船舶,包括外省进出本辖区船舶水路运输行政的管理、监督和检查;交通部或其派驻水系的航务(运)管理局负责对交通部直属水运企业和进出部直属或双重领导港口的营业性运输船舶水路运输行政的管理、监督和检查。各级航管部门应对违章的营业性运输船舶做出违章记录,由船长(或船舶负责人)签字,按规定进行处理,并向船舶所有人发出“违章处罚通知书”。
第十五条 对进出交通部直属和双重领导港口的营业性运输船舶,委托港务监督部门在办理船舶进出港口签证时,检查《船舶营业运输证》。对无《船舶营业运输证》或所持《船舶营业运输证》失效的船舶,负责做出违章记录,并经违章船舶船长(或船舶负责人)签字确认;对违章的地方船舶,通知当地航管部门;对违章的交通部直属水运企业船舶,通知交通部运输管理司或其派驻该水系的航务(运)管理局,按有关规定予以处理。
第十六条 各省厅或航管部门统一办理主管地方水运企业船舶的《船舶营业运输证》的年检、换证工作。交通部直属水运企业的船舶由交通部或其授权的水系航务(运)管理局办理《船舶营业运输证》的年检、换证工作。

第五章 附 则
第十七条 从事国际海运的水运企业,要求兼营国内水路运输业务的,按本办法水路运输企业开业申请程序办理审批手续。
第十八条 由于历史原因,一省(自治区、直辖市)已在另一省(自治区、直辖市)设立的水运企业,应参照《细则》第十三条第二款规定的原则办理。
第十九条 水运企业以外的单位,申请参加省际水路营业性运输的,可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二十条 本办法未尽事宜按《条例》和《细则》规定办理。
第二十一条 本办法的修改、补充及解释权属于交通部。
附一
国内省际运输船舶营业运输证登记表
----------------------------省、自治区、直辖市 ------------年----------月----------日
--------------------------------------------------------------------------------------------------------
|企业名称| |运输许可| |地址| |
| | |证号码 | | | |
|--------|------------------------------------------------------------------------------------------|
|企业经济| |法 定| |运输许可证| |上级主| |
|性 质| |代表人| |经营范围 | |管单位| |
|--------------------|------|----------------------------------------------------------------------|
| 企业所属船舶 | | 船舶营业运输证 | 船舶 | 造 船 | |载重量 |
|--------------------| |------------------------| |------------| 载客量 | |
|序 | 船 名 |船籍港| | | | 种类 | | | |吨或(箱|
| |--------------| |编号|发证日期|有效期限| |地 点|日期|(客位数)| |
|号 |中文|汉语拼音| | | | |(用途)| | | |TEU)|
|----|----|--------|------|----|--------|--------|--------|------|----|----------|--------|
|1 | | | | | | | | | | | |
|----|----|--------|------|----|--------|--------|--------|------|----|----------|--------|
|2 | | | | | | | | | | | |
|----|----|--------|------|----|--------|--------|--------|------|----|----------|--------|
|3 | | | | | | | | | | | |
|----|----|--------|------|----|--------|--------|--------|------|----|----------|--------|
|4 | | | | | | | | | | | |
|----|----|--------|------|----|--------|--------|--------|------|----|----------|--------|
|5 | | | | | | | | | | | |
|----|----|--------|------|----|--------|--------|--------|------|----|----------|--------|
|6 | | | | | | | | | | | |
|----|----|--------|------|----|--------|--------|--------|------|----|----------|--------|
|7 | | | | | | | | | | | |
|----|----|--------|------|----|--------|--------|--------|------|----|----------|--------|
|8 | | | | | | | | | | | |
|----|----|--------|------|----|--------|--------|--------|------|----|----------|--------|
|9 | | | | | | | | | | | |
|----|----|--------|------|----|--------|--------|--------|------|----|----------|--------|
|10| | | | | | | | | | | |
|----|----|--------|------|----|--------|--------|--------|------|----|----------|--------|
|11| | | | | | | | | | | |
--------------------------------------------------------------------------------------------------------
--------------------
电话| |
| |
----|------------|
邮政| |
编码| |
------------------|
|
|
船舶营业运输证 |
|
核定经营范围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说明:1.本表按企业逐船填列。一表不够时请按本表格式自制顺延。
2.船舶营运证编号按(89)运水字280号文规定填列。
3.表格尺寸:边框19厘米×30厘米;字体:台头用2号黑体字,其余用5号仿宋体。
附二
年度申请新增省际运力额度计划表
公司名称:--------------
------------------------------------------------------------------------------------------------------
| | | | |功 率 | |计划投产|资金来源|
序号|船 型|艘 数|载重吨|客位数| |船舶来源| | | 拟投入航线、航区
| | | | |(千瓦)| |时 间|及数额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合计| | | | | | | | |
------------------------------------------------------------------------------------------------------
盖章: 年 月 日
附三
违章纪录
港口名称--------------
--------------------------------------------------------------
|违章船舶及企业名称| |
|----------------------------------------------------------|
|船长(或负责人)| |签字| |
|----------------|----------------------------------------|
|船 舶 航 次 | |
|----------------------------------------------------------|
|违章日期| 年 月 日 |违章地点| |
|----------------------------------------------------------|
| | |
| | |
| 违 | |
| | |
| | |
| 章 | |
| | |
| | |
| 事 | |
| | |
| | |
| 由 | |
| | |
| | |
|------|--------------------------------------------------|
| | |
| | |
| 备 | |
| | |
| | |
| 注 | |
| | |
| | |
--------------------------------------------------------------
附四
违章处罚通知书
编号:
主送单位:
经检查,你单位 (船舶或企业)在营运中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水路运输管理条例》和有关规定,应予下列处罚。如对处罚不服,请于收到本通知书次日起十五天内按规定提出申诉、起诉。特此通知。
----------------------------------------------------------------------
| 违 章 船 舶 或 企 业 | 船 长 或 负 责 人 |
|----------------------------------|------------------------------|
| | |
|----------------------------------|------------------------------|
| 违章日期 | | 违章地点 | |
|------------------------------------------------------------------|
| | |
| | |
| 违 | |
| 章 | |
| 情 | |
| 况 | |
| | |
| | |
|------|----------------------------------------------------------|
| | 依 据 条 款 | 给 予 处 分 |
| |----------------------------|----------------------------|
| | | |
| 处 | | |
| 理 | | |
| 意 | | |
| 见 | | |
| | | |
| | | |
| | | |
|------------------------------------|----------------------------|
|抄报单位: |执行机关(盖章) |
|抄送单位: | 年 月 日 |
----------------------------------------------------------------------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内蒙古自治区本级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转诊转院和特殊医疗项目检查及治疗管理暂行办法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


内蒙古自治区本级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转诊转院和特殊医疗项目检查及治疗管理暂行办法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
内政办发(2001)3号



为了加强和规范自治区本级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员转诊转院、特殊医疗项目检查及治疗的管理,根据《内蒙古自治区本级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暂行办法》制定本暂行办法。
一、转诊、转院的审批管理
第一条 定点医疗机构实行首诊医疗机构和首诊医师负责制,参保人员因病确需到定点医疗机构住院诊治时,定点医疗机构要严把住院审核关,严禁收治不符合住院条件的患者。
第二条 定点医疗机构转诊、转院原则上由低等级定点医疗机构转往高等级定点医疗机构(专科疾病除外),同级别定点医疗机构之间相互转院,只限于转出定点医疗机构缺少某种必须的医疗设施或对症治疗手段而无法医治的患者。
第三条 定点医疗机构确因诊疗技术、设备条件所限,诊断不明或治疗确有困难需将参保患者转往自治区本级其它定点医疗机构诊治,须由首诊定点医疗机构科主任提出转院意见,并提供详实的转院病情介绍,经本定点医疗机构医保部门审核,报自治区医疗保险基金管理服务中心(以下简称医保中心)审批后方可转院。急危重症参保患者需转院时,可先行转院,5日内补办转院审批手续。
第四条 定点医疗机构因诊疗技术、设备条件所限,参保人员因患疑难重症疾病需转往区外公立医疗机构诊治,须经内蒙古医院或内蒙古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组织专家会诊后提出转院意见,并提供详实的转院病情介绍,定点医疗机构医保部门审核登记,主管院长签字加盖本院转院专用章后,自治区医保中心审批同意后方可转院。
第五条 外转参保患者确诊后回原定点医疗机构治疗,原定点医疗机构必须接收患者就诊治疗,但不得挂牌住院。
第六条 参保人员转往区外医疗机构门诊就医诊治时间为20天;住院治疗时间为60天,如病情危重需延长时间者,应在转院期满前10日内到自治区医保中心办理转院延期手续。
第七条 经首诊定点医疗机构确诊的传染病、精神病患者,须经自治区医保中心办理转院手续后,方可到专科医疗机构治疗。患者自行联系医院发生的费用自付。
二、特殊医疗项目检查和治疗的审批管理
第八条 特殊医疗项目检查指在明确诊断过程中,医疗机构通过特殊的检查仪器、设备所进行的病情检查,单项费用在200元以上(含200元)的检查项目。如CT、核磁共振等。
特殊治疗指为治疗某种疾病所采取的特殊治疗手段。如人工器官安装、置换,体外碎石等。
第九条 参保人员因病需做特殊检查及特殊治疗者,先由定点医疗机构经治医师提出建议并填写《特殊检查及特殊治疗审批表》,医疗机构医保部门审核,主管院长签字,报自治区医保中心审核批准后,方可进行检查与治疗。
急危重参保患者需进行特殊检查和特殊治疗时,可先行检查与治疗,5日内到自治区医保中心补办审批手续。
第十条 参保人员因病确需在门诊或住院期间进行单项收费在200元以上(含200元)的特殊检查和治疗,其费用结算按照《自治区本级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费用结算暂行办法》中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一条 各定点医疗机构应严格掌握特殊医疗项目检查及治疗适应症,不得随意扩大检查治疗项目。凡未按规定程序审批的特殊检查和特殊治疗所发生的医疗费用,医保中心不予支付。
第十二条 本办法由自治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厅负责解释。
第十三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2001年1月22日

贵州省城镇卫生管理暂行条例

贵州省人大常委会


贵州省城镇卫生管理暂行条例
贵州省人大常委会



(1981年2月21日贵州省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审议通过 交由省政府下达在贵阳、遵义两市试行)


第一条 为加强城镇卫生管理,维护公共卫生,增进人民身体健康,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十一条的规定,特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城镇辖区内机关、学校、驻军、工厂、企事业单位等,都要建立爱国卫生运动组织或有人负责这项工作。镇和办事处设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居民委员会设卫生委员,居民组设卫生组长。
基层爱国卫生运动组织的任务是:负责辖区或本单位爱国卫生运动的组织领导、宣传教育、督促检查、评比奖惩等工作。

城镇辖区内各单位、居民都要遵守和执行本《条例》的规定,制订卫生制度和公约,接受当地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和卫生行政部门布置的任务和督促检查,搞好卫生责任区和本单位的环境卫生,保持经常。
第三条 城镇环境卫生实行专业队清扫与群众保持清洁相结合的办法,明确责任,划片包干。大街小巷、人行道由环卫工人清扫;临街单位、店铺、住户,要负责保持门前清洁;车站、机场、码头、公园、影剧院等公共场所和单位、院落、厂区、校园、集体宿舍的环境卫生,要自行负
责打扫,保持清洁;集市贸易场地的卫生,由收取清洁费的部门负责清扫和管理。售货摊、点必须在工商部门指定地点营业,并保持营业场地卫生。
第四条 人人都要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卫生,树立“以卫生为光荣、不卫生为耻辱”的良好风尚,不要随地吐痰和乱丢烟头、果皮、纸屑,不准随地大小便,不准乱倒垃圾、污水、粪便,乱丢动物尸体,不准在街巷、人行道、公共场所焚烧杂物和煎熬恶臭物品,不准在建筑物、墙
壁上乱贴乱画,不准损坏树木、花果、草坪和公共卫生设施。
第五条 生活垃圾由环境卫生管理部门统一管理。按规定的时间、指定的地点倾倒。生产垃圾、基建废料、锅炉灰渣,由产生的单位或个人负责及时清除运往指定的地点。筛灰拌肥必须在环境卫生管理部门指定的地点。
严禁在街巷、人行道、公共场所堆物、作业,必须堆物、作业者,要经城建、公安部门批准。清掏下水道、绿化剪枝产生的垃圾、污泥、杂物,必须由施工作业单位及时清除。开挖路面要及时修复。
第六条 清运垃圾、灰、砂、煤、泥土的车辆,不得撒漏。清运粪便的粪箱要密封,粪桶要加盖,不得污染路面。清运粪便的粪车、粪桶,白天不准经过主要街道,不准在街道、公共场所停放。
畜力车进城,必须配带粪兜和清扫工具,撒在地上的粪便,饲料要自行清扫干净。
城镇内的厕所要做到不漏雨、不漏粪、不污染水源和环境。粪便由环境卫生管理部门统一管理。公共厕所要有专人管理,定期灭蝇、灭蛆,保持清洁。
第七条 城市市区内不准喂养猪、狗、羊、兔等家畜(警犬、实验动物除外);鸡、鸭、鹅等家禽必须圈养。县(区)城镇喂猪,必须管好,严禁敞放。
第八条 市政建设和新建、扩建、改建工程,要把下水系统、粪便处理、道路平整等纳入规划,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交付使用。当地卫生部门要参与设计审查、竣工验收,并按照卫生标准进行卫生监督。
工厂、企事业单位要认真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对工业废水、废气、废渣,各主管部门要制订出规划,积极治理,防止污染。环境保护部门和卫生部门,要加强监测、监督工作。
第九条 影剧院、商店、医院、车站、机场、公园等人群集中的场所和服务行业,要有果皮箱等卫生设施,保持室内外清洁。影剧院场内严禁吸烟,不准随地吐痰、乱丢果皮、核壳、纸屑;放映电影要有一定时间的场次间隔,进行通风换气。
宾馆、招待所、旅社、医院、浴室,要做到无臭虫、虱子、跳蚤;茶具、浴池(盆)、理发工具、毛巾、工作服等,要定时清洗、消毒,保持清洁。
第十条 食品、饮食制售行业(包括摊、点),必须经当地卫生部门审查合格,发给卫生合格证,工商部门发给营业许可证,方可营业。食品生产、加工、贮存、运输、销售等,必须认真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管理条例》和卫生部、商业部颁发的《食品加工、销售饮食业卫生
“五·四”制》以及有关食品卫生的法规、标准、规章制度,加强食品卫生管理。要严格食具消毒,禁止出售腐败变质食品。
做好水源卫生保护,严禁将有害物质和粪便、垃圾随便排放、倾倒,污染水源。水井要加强管理和维修,自来水要进行沉淀、消毒,达到国家饮用水卫生标准。
第十一条 城镇设卫生监督员,实行卫生监督。卫生监督员持市、县人民政府签发的“卫生监督证”,在所辖地区对本《条例》管理的范围进行卫生监督;对违犯本《条例》者,有权提出批评,限期改进,直至按有关规定处理。任何单位、个人不得阻挠、刁难。
第十二条 对模范执行本《条例》、维护公共卫生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要给予表扬和奖励。对违犯本《条例》者,采取教育与惩罚相结合的办法,视情节轻重,分别给予批评教育、警告、通报、罚款、停业整顿、赔偿损失等处分。对妨碍公共卫生或市容整洁行为的个人,处以三日
以下拘留或六元以下罚款,单位处以二百元以下罚款;对屡教不改,造成严重后果或不服从管理、行凶殴打卫生管理人员者,要追究责任,直至由公安、司法部门依法惩处。
第十三条 本《条例》由公安、卫生、商业、城建、工商和环境卫生管理等部门监督实施。违章处罚,属于环境卫生方面的,由镇、街道办事处、公安派出所负责;属于食品卫生方面的,由卫生防疫站负责。罚款收入百分之五十作为奖励用,其余部分作卫生宣传、购置清扫工具等用。
罚款单据由县以上公安、卫生部门印制。
第十四条 本《条例》适用于本省各市和地、州、县、特区(区)政府所在地的城镇。
各地应根据本《条例》精神,结合当地具体情况,制定实施办法。
第十五条 本《条例》从1981年7月1日起执行。



1981年2月21日

版权声明:所有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京ICP备14017250号-1